今夏福州新茶饮竞争激烈
奶茶跌破10元 跨界营销受宠
茶饮品牌跨界营销吸引了众多消费者。
炎炎夏日,喝一杯冰凉解渴的奶茶是年轻人惬意的消暑方式之一。最近,不少市民在点单时发现,奶茶价格变得“亲民”了,原本动辄二三十元的奶茶、果茶,如今用券后不到十元。而在营销上,商家也是花样百出,推动福州新茶饮销量持续攀升。
奶茶集体降价
10元一杯也平常
“以前觉得奶茶是奢侈品,随便一杯就是20多元,现在价格普遍便宜了,10多元就能买到,使用优惠券后,有的几元就能买到。”14日,市民赵女士在鼓楼区澳门路一家古茗奶茶店买一杯奶茶只花了9.9元。
“很合算。本来就不贵,现在又有9.9元喝爆款的活动,一天可以享受3单。”赵女士说。
奶茶的价格,尤其是高端奶茶的价格,的确正在走下神坛。
赵女士还记得前几年她在东二环泰禾广场购买喜茶、奈雪的茶时的激动心情。“那时,奶茶加点心的消费模式太新鲜了。买杯奶茶,30元至40元的单笔消费稀松平常。”
然而,今年夏天,即使是这些高端奶茶也集体降价,开启“亲民”模式,均价都降到10多元,最便宜的甚至降到10元以内。例如,在很多市民心中是“高价”代名词的喜茶,现在均价已降到10多元,而此前都是在二三十元。
在鼓楼区一家民营企业工作的张女士,单位在南街附近,周边奶茶店很多。最近,她惊讶地发现,各大茶饮品牌纷纷亮出“撒手锏”,价格杀入了10元以下——豆乳茶8元一杯、鲜果茶6元一杯……这样的价格,已和便利店的不少饮品价格相差无几。而一直走低价路线的蜜雪冰城,更是凭着4元柠檬水、2元冰激凌、1元冰杯深受顾客喜爱。
福州华润万象城“熙街口”短短百米路段就汇聚了众多知名茶饮品牌。
号称“奶茶帝国”
福州市场巨大
低价的背后,是奶茶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。
记者从业内获悉,福州的“奶茶时代”是从2002年开始。那时,一个名为葡京小站的奶茶小店悄然在福州出现,之后一路“北伐”,占领全国诸多重镇,在全国拥有500家加盟店。这个时代的奶茶,制作非常粗糙,基本是砂糖加上水果味调制品制作而成的甜品饮料,既没有奶也没有茶。2005年,香飘飘奶茶横空出世。奶茶从到店购买变为随时可以冲泡,福州街头的奶茶店地位遭到挑战,葡京小站也是在这个时期黯然离场。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,福州人民对奶茶的要求也逐步提高,2006年至2010年,福州街头奶茶店开始第一次转型,水水葡京、阿二、叭卟、水舞功夫、橘果子等横空出世,鲜奶系列、鲜果茶系列、沙冰、甜品……陆续出现在奶茶店的菜单里。
2011年5月,台湾塑化剂事件暴发,珍珠奶茶遭遇历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,奶茶市场一片萧瑟。危机下,福州第三代奶茶店顶住压力,开始用真正的茶来调制奶茶。以贡茶和快乐柠檬为代表的新生代奶茶店,放弃主打珍珠这条路,咸味奶盖登堂入室,开始了奶茶的又一次革新。
2014年8月,一点点入驻福州,位于福州学生街的首家店面一开业,立即就排起了长队。2018年底,喜茶入驻福州,一时风头无两,大批“嗑奶一族”排队2小时也要前往打卡。之后,以颜值为竞争力的鹿角巷“脏脏”奶茶、以“占卜”为噱头的答案茶、用软欧包锦上添花的奈雪、率先用“绢豆腐”为原料的厝内小眷村,更是各显神通,打开了奶茶新世界的大门。
如今,以古茗、蜜雪冰城、茉莉奶白为代表的奶茶新势力,更是在福州市场上攻城略地。据悉,福州市场上,奶茶店数量已超万家。在阿里巴巴发布的消费数据中,福州被称为“奶茶帝国”,点奶茶的频率是全国平均频率的1.5倍。
奶茶跨界营销
“卷”出新高度
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,奶茶企业不仅仅在价格上做文章,新茶饮“卷”出了新高度,疯狂推出各种新品,并搞起联名跨界、多元产品。
随着价格战“刺刀见红”,各个奶茶商家也意识到,拼低价不是唯一出路,在“健康、多元”上下手,成为新茶饮吸引眼球的妙招。
例如,霸王茶姬对外公开产品热量,推行“营养选择”标识;古茗升级原叶鲜奶茶产品,产品均无植脂末添加、无反式脂肪酸;喜茶发布“四真七零”健康茶饮标准……
消费者张女士说:“以前对健身的同事来说,奶茶是不敢碰的‘热量炸弹’,喝一杯奶茶一周白练。现在他们也会隔三差五喝一杯,以果茶为主。”
此外,各个奶茶品牌也都在创意上下功夫。去年以来,古茗与《莲花楼》、瑞幸与茅台、CoCo都可与手游《恋与制作人》、奈雪与《武林外传》以及周杰伦专辑《范特西》、茉酸奶与漫画《一人之下》等联名款一经推出,粉丝们便蜂拥而至。今年,各大品牌再接再厉,如古茗与《葫芦兄弟》《盗墓笔记》等合作推出各种套餐,引发消费者抢购;喜茶与吉卜力工作室联名,推出周边产品,圈粉“二次元”消费者。
当然,奶茶行业的“卷”,也对商家造成不小的压力。东二环泰禾广场一家奶茶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,价格战对利润空间的压缩十分明显。此外,各个品牌一直出新品、搞活动,也为各个品牌增添了不少经营压力。
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人士表示,当下,新茶饮赛道已“卷”成白热化,新进的企业与资本越来越多,竞争日益激烈,而技术壁垒已基本不存在,关键在于品牌壁垒和规模壁垒。未来,拥有对供应链进行完整布局能力的企业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。(记者 江海 文/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