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福州新闻网 >> 金融频道 >> 银行

一日不为三日不安,只为追赶“更好”的自己——专访民生银行福州金山支行黑带客户经理林桂娜

2021-05-21 20:55:19  来源:福州新闻网

一日不为三日不安,只为追赶“更好”的自己——专访民生银行福州金山支行黑带客户经理林桂娜

  最美的遇见,也许会成为寒冷中的一股暖流,也许会成为风雨后的一抹彩虹。2012年正是民生银行率先进军小微金融领域的第一年,同样也是林桂娜以小微新军身份加入民生银行的第一年。作为新人的林桂娜,彼时就在自己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服务小微的种子。

  “你问我有哪些进步?这9年我都在不断追赶‘最好’的自己。”林桂娜坦言道,纵然时间不语,深耕小微领域,她既是在坚守,亦是在突破。2014年,林桂娜提前业绩达标,转为正式员工;2016年调至金山支行,并在2017年获得“年度小微贷款新增前十”荣誉;2018年在“首届民生形象礼仪风采”展露民生新气象,荣获大赛季军,业务比拼上更是收获“非储蓄金融资产新增先锋奖”;在2020年实现再次超越,连续获得“年度小微贷款杰出贡献奖”“小微贷款年度新增第三名”等各项荣誉,同时还被民生银行授予了“黑带”客户经理称号。9年的相知相守,相互扶持,林桂娜把她的点滴努力写进了美妙的“民生小微”篇章之中。

  服务没有捷径

  做好小微最重要的是“注重细节”

  “工作想要做到完美,就必须注意细节!”这是林桂娜十分喜欢的一句话。在工作中,“细节”也是她对自己不变的要求,每当遇到一个新客户时,林桂娜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营销自己的产品,而是在思考什么样的服务适合客户,什么的产品才能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难题。

  “她总能发现一些,我们难以发现的细节,从而帮我们解决难题。”这是特百惠家居用品连锁的陈姐对于林桂娜的评价。2020年行业出现了短暂的停滞,陈姐也遇到了销售渠道不畅,流动资金一时吃紧。而此时她仅有的一套房子也处于抵押状态,无奈之下她找到了民生银行的林桂娜,希望能先申请下一笔小额信用贷款,以应付眼前的难题。详谈中,林桂娜发现陈姐名下的这套房子根据当前的评估价格,可多申请部分贷款。于是,她快速帮陈姐办理了“二押”业务,既不需要自筹资金解押再贷,又比之前多申请了200多万元的贷款,帮助客户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
  不仅是在业务上细心,在服务上林桂娜也是个留心细节的人,她总是喜欢在工位上多备一把伞,预防客户突遇下雨的状况。在约定客户办理业务时,她总会细心地问上一句,“需要我去接您吗?”或许这只是一些小事,但是在她眼中,只要是能为客户带来一丝便利,就一定是需要贯彻到底。

  专业不只一面

  民生小微的背后定是“多面全能”

  “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,但是能帮你解决真正问题的却寥寥无几。”福州某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林先生表示,自己不是一个不求甚解的人,相反在选择金融产品时,更在乎的是对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的理解。2020年末,为了更好实现业务的拓展,林先生需要一笔资金“援助”,可咨询了市面上多家机构后,始终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产品。

  在朋友的转介下,林桂娜对接上了林先生。“针对我公司的情况,什么产品最适合?”“如果我选择了民生,你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?”“同是小微贷款,民生的产品又有什么优势?”面对林先生的诸多“问题”,林桂娜总能耐心且专业地完成解答。在业务咨询阶段,较真的林先生几乎对比遍了市面上所有经营性贷款产品,林桂娜总能在第一时间客观地帮助他分析产品特性,以此推荐最适合他的方案。这样事无巨细,对业务面面俱到的专业态度也终于打动了谨慎的林先生,促使他在民生银行申请到了一笔期限10年、额度800万的抵押贷款授信。

  “了解自己的产品,更了解市场其他产品的定位,只有经得起反复推敲的金融服务,才是最令人放心的。”一个“细致认真”,一个“全面周到”,在林先生看来,林桂娜和自己更像是一个认识已久的朋友,同时他也很愿意向身边的合作伙伴介绍林桂娜,推荐民生银行,不为别的,只为这一份对待工作的专业态度。

  速评

  从个人到团队

  在“努力”的广场里歌唱,更有回响

  从2012年入职,到2020年成为民生银行“黑带经理”,再到2021年重新出发,林桂娜一步一个脚印用努力和实力证明了自己。如今她服务过的小微客户已超过1300户,累计放款超2亿元,虽满载荣誉,不过这9年的服务经验,也让她深刻地明白到,小微金融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一串简单的数字,只有让小微企业主感受到民生服务的人情味,他们才能真正认可服务的价值,小微服务才能更高效、更持久。

  因此,想要做好小微,林桂娜坚信无论是在个人的发展上,还是团队的建设上,都不能离开努力二字,这并不是简单的努力,而是用“将来进行时”所定义的努力,始终要有一个努力前进的目标,努力完成这个目标,努力超越更好的自己,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一条民生成长之路上,越走越宽,越走越远。

  (通讯员 俞正林)